结束在韶关市仁化县周田镇的工作后,7月17-22日,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“薪火青苗”“百千万工程”突击队,沿着国道106线历经一个小时车程,转赴仁化县城口镇牛股远期策略,第二年来到这个毗邻湖南汝城县、富有底蕴的红色小镇,进行古村走访与宣传影像摄制工作。
恩村访古
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交融传承
当“薪火青苗”队踏入恩村的门楼“拱北里”,夏日的蝉鸣与荷风交织成一曲独特的迎宾曲。这座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、入选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村与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古村落,以其“一溪环村过,溪侧古民居”的格局,为队员们展开一幅立体的岭南乡村画卷:村口的荷花池内,数尾红鲤在碧叶间穿梭,村民们在池畔的石凳上闲话家常,孩童们追逐嬉闹的笑声回荡在巷道间——这生动的生活场景,让队员们瞬间忘却旅途的疲惫,手中的摄像机不自觉地开始捕捉这份原生态的乡村韵味。
古屋深处的文化密码
在恩村村委会副主任蒙秀鹏的带领下,“薪火青苗”队走进村史馆:这座由明清古宅改造而成的展馆,青砖黛瓦间沉淀着六百年的历史。馆内陈列的历史文献与展示图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天祥所作的《蒙氏谱像赞》。蒙秀鹏结合“忠孝廉节”的乡风传承,向“薪火青苗”队讲述南宋末年恩村蒙氏族人追随文天祥抗击外敌的故事。透过泛黄的史料与实物,队员们仿佛看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,村民们如何以血肉之躯守护家园,又如何将爱国精神融入家训,代代相传。
移步至世科祠,“叔侄亚魁”的鎏金牌匾在阳光折射下熠熠生辉。这块悬挂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匾额,记载着蒙氏家族“一门双杰,叔侄同科”的科举佳话。“你们看这牌匾的边角,虽历经数百年风雨,却几乎没有磨损。”蒙秀鹏介绍道,结合对特色建筑风格、坐落方位的讲解,队员们在斑驳的木纹中,不仅读到了“耕读兴家”的传统美德,更感受到了文化传承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牛股远期策略
田埂上的青春对话
午后的阳光愈发炽烈,“薪火青苗”队深入恩村的田间地头。在花生田里,农户蒙大伯一家六口,正弯腰采收花生。“现在种植轻松多咯!”蒙大伯擦了擦额头的汗珠,笑着向队员们展示手机里的应用软件,“这玩意儿能查土壤湿度,加上天气预报,比我们年轻时靠天吃饭强太多。”队员们接过蒙大伯递来的一把花生,指尖触到饱满的果实,突然理解了“粒粒皆辛苦”的真正含义。
在与农户的交流中,“薪火青苗”队得知,恩村近年来通过“支部+合作社+公司”模式,流转闲置土地600亩探索发展“稻稻+菜”“稻稻+油”项目,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。“你们年轻人有文化,要多帮我们宣传宣传!”临别时,蒙大伯的嘱托让队员们深感肩上的责任——红色文化的传承,不仅要铭记历史,更要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。
展馆寻踪
红军长征精神的时代回响
城口镇,地处湘粤边境,因1934年红军长征在此过境而载入史册。当“薪火青苗”队在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园瞻仰结束后回至镇内,广东省境内唯一一座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纪念馆——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出现在视野中,全体队员不约而同地收起了谈笑,空气中弥漫着肃穆与崇敬。
展厅里的历史回响
纪念馆内,“红色星火 燎原粤北”等五大展区通过文物影像、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,全景式展现红军长征在粤北的历程。主题陈列《长征·粤北突围》中,一组泛黄的电报手稿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。“这是1934年11月,朱德总司令签发的《关于红军突破敌人封锁线的命令》。”讲解员指着手稿上的批注,“正是这份命令,让红军在城口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封锁线。”队员骆芸拿出笔记本,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:“以前在书本上学长征,总觉得遥远而抽象,现在站在这里,仿佛能听到当年的枪声与号角。”
在互动体验中心,队员们在智能知识考查机展开了一场知识竞赛。“红军在粤北征战了多长时间?”“二十一天!”队员麦韵诗迅速按下答案选项。当机器放映出毛泽东同志在城口镇居住过的广兴栈复原场景时,队员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——这座百年邮政代办所的木质结构、老式油灯与泛黄的报纸,无不诉说着革命领袖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。
无人机下的红色地标
在纪念馆广场上,“薪火青苗”队操控无人机升空。随着螺旋桨的嗡鸣,镜头缓缓拉升:纪念馆的五角星穹顶与远处的青山构成一幅壮丽的画面,灰瓦青砖、红墙绿树相互映衬。“要把这段影像放进宣传视频里!”队长庄静欣激动地说,“让更多同龄人看到,革命精神不是书本上的文字,而是真实可感的力量。”无人机盘旋的轨迹,仿佛在天空中勾勒出一条链接历史与未来的红线,将青年一代的赤诚与革命先辈的理想紧紧相连。
从恩村古祠堂到长征纪念馆,从田间地头的交流到无人机航拍下的红色地标,“薪火青苗”队用六天时间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,不仅以影像记录了调研的所见所闻,更激发了全体队员对红色文化的深度思考与情感共鸣。当队员们踏上返程的大巴时,车窗外的城口镇渐渐远去,但那些镌刻在青砖黛瓦间的历史记忆、流淌在田埂稻浪里的生活热情、沉淀在展馆文物中的革命精神,已成为他们青春最珍贵的底色。
正如队员们在调研日志中所写:“我们不仅是红色文化的记录者,更要成为火种的传递者——让城口的故事走出粤北,让长征精神照亮更多青年的成长之路。”
来源: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“薪火青苗”团队牛股远期策略
美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